> 资讯

福寿园海港陵园举办2024年静默行走活动

2024-11-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enfang

活动在福寿园海港陵园举行。本次活动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引导参与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收获心灵的感悟。同时,融合福寿园人文资源和AI科技的海港人文纪念馆及云纪念数字馆也同步开馆。

 

image.png

 

 

活动现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建军,浦东新区殡葬管理所副所长蔡兵,为“海港人文纪念馆”题写馆名的徐志磊院士委托其子徐天琦先生,浦东新区殡葬协会会长、福寿园海港陵园总经理刘保林等领导及嘉宾出席活动。参与人员有社区团体、社区志愿者、临港新片区高校的学生代表等共约100余人。

 

image.png

 

 

福寿园海港陵园总经理刘保林致辞

福寿园海港陵园总经理刘保林讲述了建馆历程。他介绍了“海港人文纪念馆”的筹办过程及馆内历史资料和珍贵藏品的由来。已建成的“王宏喜元宇宙美术馆”、“林达烈士数字纪念馆”、“王艮仲先生百年人生数字纪念馆”等入住先贤的数字馆,融合了现代科技、AI技术等元素,是海港陵园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同时,他也阐述了在新时代新发展新形势下,福寿园海港陵园在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传承教育和生命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下一步计划。

 

image.png

 

 

徐志磊院士之子徐天琦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95岁高龄的徐志磊院士委托其子徐天琦先生参加活动,讲述他与海港陵园结缘和为纪念馆题字的故事。徐先生说,两弹一星工程中有无数隐姓埋名人,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海港陵园注重人文纪念和精神传承,为这些核事业的先行者建成了“两弹人纪念园”。如今海港人文纪念馆正式开馆,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image.png

 

 

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剪彩

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剪彩,标志着海港人文纪念馆和云纪念数字馆同步开馆。海港人文纪念馆在文化建设和历史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是福寿园“记号”做美、“记载”做厚、“纪念”做长的3JI生命服务理念的体现,未来将成为浦东新区人文纪念、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和生命文化教育中的新地标。

 

image.png

 

 

 

image.png

 

园方代表向志愿者颁发聘书

福寿园海港陵园副总经理熊懋、总经理助理丁伟刚为志愿者代表“戎爱东方”老班长志愿服务队的刘永禄先生、陆永达先生及上海市革命老战士后代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林家春先生颁发“福寿人文公益宣讲员”志愿者聘书,感谢广大老年志愿服务者继续发挥自身经验优势,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红色宣讲、传承红色故事等社会服务工作,共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image.png

 

 

青年大学生们参观海港人文纪念馆

 

image.png

 

参与人员在园区内行走、参观、打卡

“静默行走”活动正式开始后,参与人员首先在第一个打卡点——海港人文纪念馆参观,大家还扫码进入数字馆,线上查阅名人先贤们的丰功伟绩。随后大家分批有序地按照行走路线在海港陵园内行走、打卡、感悟,他们参观烈士纪念设施,聆听红色故事,感受海港人文精神。打卡点中还有可食地景花园,将芳香疗法的概念融入了生命花园景观中,同时提供现场讲解和芳香植物采摘体验。在行走和运动的过程中,大家感受到“静默行走”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对话,让自己的思绪随着脚步慢下来,思考不同时期生命的光亮,感悟生命的力量。

未来,海港陵园将继续秉承着“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的宗旨,礼敬生命,宣传先贤,在打造更多“最美记号”的同时,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家人”,收集更多的先贤纪念珍品,认真将“海港人文纪念馆”的实体馆、数字馆同步做实、做精、做专业。坚持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基地的建设,将信息科技赋予的把“记载做厚”“纪念做长”新工具、新能量转化为海港人文纪念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人文纪念、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新功能,做新时代人文纪念的建设者和人文文化的传播者。

 

推荐阅读

新闻排行